【资讯】2017年1月份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进展

发布于:2017-02-22 点击:3503


导 

【省】

  安徽丨陕西丨河北丨四川丨湖北丨江苏

【国家级试点城市】

  池州丨厦门丨镇江丨萍乡丨固原深圳济南

【省级试点城市】

  昆明丨成都丨徐州

【其他城市】

  蓬莱丨烟台丨武夷新区孝感


【省】

安徽:池州以PPP模式做好海绵城市新课题

池州作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存在洪涝风险比较大、水环境与径流污染相对比较严重、海绵城市共117个项目相对独立、市财力比较差、本级财政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有限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池州市建立可操作的PPP投融资合作机制,制定合理的价费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模式。为了防止项目的碎片化、连片显示度差、系统不集成的问题,池州市系统打包了三个PPP项目。

第一个是污水和市政排水的PPP项目,采取管网一体,存量、增量一体的模式;第二个,以清溪河为中心,以流域打造新型海绵体,解决城市的黑臭水体等问题为一体打包了一个清溪河的水环境综合治理的PPP项目;第三个,考虑到海绵城市建设未来更多的是要给新区做示范,以新区怎么样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从道路开始,打包了公园建设、棚户区改造、天堂湖新区的PPP项目,形成三位一体的格局。


陕西:首批22项有关海绵城市等城建地方标准发布

1月11日,省质监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陕西首批22项有关海绵城市、综合管廊、装配式建筑设计、建设和管理以及施工工艺系列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发布。

本次发布的《陕西省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标准,规定了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目标、海绵性评估技术准则、规划指引和设计指引等主要内容。该标准紧密结合省情特点,深化、细化国家相关规范和技术指南的要求,旨在指导各地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进一步推动全省海绵城市建设事业发展。

《陕西省城镇综合管廊设计标准》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省内陕北、关中、陕南不同工程地质特征,对陕西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总体设计、管线设计、结构设计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标准》《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系列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是装配式建筑领域最新发布的一批基础性标准。


河北:两会提案促进海绵城市建设 构建宜居新城镇

河北省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环境面临着内涝、水污染、水资源量和质量下降等一系列挑战,排水问题较为突出。而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在气候变化带来的旱涝环境下,城市可实现及时储水、渗水和净水。

在2017年河北两会上,省政协委员范少明提交提案,建议河北省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构建宜居新城镇。“多年来,城市雨水排放存在一个怪圈”范少明委员解释称:“人们总是试图通过提高城市排水能力来缓解城市扩张的积水问题,但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断加快的城镇化规模总是领先于城市排水能力的提高,不堪重负的城市排水管网只能是超负荷运转。”

范少明委员指出,海绵城市建设益处良多。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诸多产业领域,对于拉动投资、促进增长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复杂而庞大的城市建设开发系统,也是城市创新发展的新方向。


四川:县以上城市年内须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1月12日消息,近日举行的四川省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工作座谈会提出,县城及以上城市年内要编制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会议透露,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十三五”计划建设项目1348个,海绵设施总投资450亿元。

除国家级试点城市遂宁市外,2016年7月四川省确定了成都、自贡、泸州、绵阳、广安等共15个县级以上城市为省级试点城市。截至目前上述试点城市已启动项目87个、竣工项目38个、完成投资11亿元。四川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透露,省级试点相关支持政策仍在制定中。会议要求县城及以上城市年内要编制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湖北:2030年80%以上城区建成海绵城市

1月19日发布会上,省住建厅厅长李昌海介绍,截至去年12月19日,全省共为2.37万户因灾倒房群众重建房屋,修缮加固农房5.03万户。今后将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力度,让城市不再“看海”。过去,城市建设往往重地上、轻地下,导致强降雨袭来时,城市内涝不断,年年“看海”。

2017年将在补齐防洪排涝基础设施短板方面,采取三条措施,一是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去年已开工建设海绵城市120平方公里,今年计划新开工80平方公里。到2030年,8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建成海绵城市,实现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二是完善城市排水防涝设施。三是提升日常管理和应急抢险能力水平。


江苏:“内外兼修”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1月23日消息,海绵城市建设成为镇江城市建设的重点。带缺口的路牙、下凹式的绿岛、有孔洞的人行道……各种道路“海绵体”在镇江已成常态。

记者从江苏省住建厅获悉,该省正在研出台《江苏省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导则》,指导各地科学合理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结合城市用地和功能布局,明确自然空间格局保护、公共海绵空间布局、海绵城市建设分区及相关建设要求。


【国家级试点城市】

池州:实施“五化”工程 提升城市魅力

2016年以来,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实施“五化”工程改善城市环境,使得城市的魅力得到大大提升。

在“美化”工程方面,整治了护城河遗址公园等3个城市黑臭水体;实施翠屏苑、南湖苑、汇景小区北苑等6个老旧小区环境整治工程;启动100个小区文明创建专项工程。

在“优化”工程方面,海绵城市在建项目35个、完工41个,完成投资18.09亿元,建设区域面积达9.75km²;新改建供水管网25公里,建成主城区备用水源。

在“净化”工程方面,新改建污水管网25公里,清溪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投入运行,清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全年共处理污水2647万吨,处置率达到100%。

在“绿化”工程方面,推进城镇园林绿化提升行动,改造提升实小广场等城区广场、街头游园3个,新改建城镇园林绿地25万平方米。推广绿色建筑项目33个,总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

在“亮化”工程方面,新增、改造齐山大道、永明路、杏花村大道等7条道路路灯1260杆,增设清溪河沿岸景观灯345杆 ;实施主城区主次干道路灯设施修复工程,亮灯率达98%。


厦门:解读厦门海绵城市理念

从2015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推进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不仅在海沧马銮湾片区、翔安新城两个试点区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还通过坚持规划引领,完善标准规范,统筹新老城区建设,在全市域范围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如今,厦门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并形成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厦门经验”。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总面积35.4平方公里,其中海沧马銮湾片区20平方公里,翔安新城15.4平方公里。截至去年12月底,试点片区已经完成39个海绵城市新建、改造项目,在建项目达到58个。建成海绵城市4.09平方公里,在建面积6.78平方公里。部分完工的项目已经经受了强降雨的考验,发挥出“海绵体”的重要作用。


镇江:海绵城市管理办法近期有望出台

目前,镇江市第一部实体性政府规章《镇江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已经公布,镇江正按照政府立法年度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立法制规。

《镇江市海绵城市管理办法》按序时进度有力推进,近期有望出台。


萍乡:万龙湾内涝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开工建设

萍乡市万龙湾内涝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91249.24万元,采用PPP模式建设,主要工程包括水工构筑物、管网、公园小区海绵改造、道路海绵改造。该项目首站施工的调蓄池工程施工地点在七星酒店对面秋收广场,施工区域交通压力大、地下管线复杂、施工牵涉面广,建设协调工作难度高。经开区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区海绵办牵头的工程协调小组,已开始秋收广场调蓄池工程乔木移植、地下管线勘探等工作。


固原:200多名技术骨干参加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培训班

1月19日,固原举办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培训班,相关部门单位的技术骨干200多人参加培训。

培训邀请5位专家学者,就固原海绵城市项目综述、海绵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固原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海绵城市项目管理制度及流程解析等内容进行授课。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培训对于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研究解决城市建设中地上与地下、灰色与绿色等一系列问题,破解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突出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据悉,固原所有建设项目力争在3月底全部开工。


深圳:2020年将建23个海绵城市重点区域

2016年4月,深圳市以光明新区凤凰城为试点区域成功申报全国第二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与此同时,由市海绵办牵头草拟的《深圳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经过多轮征求意见后,在市政府六届四十三次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已正式印发。

根据《实施方案》要求,除了光明新区凤凰城外,深圳将在2020年全面建设坝光地区、大空港新城、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等23个海绵城市重点区域,涉及面积近240平方公里,占深圳建成区面积近20%。

深圳市海绵办制订了2017年度任务目标,计划全市2017年新增海绵城市面积34.2平方公里,对100项既有设施进行海绵化改造。张虎指出,全力推进光明新区凤凰城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年度考核验收。


济南:海绵城市建设列入竣工验收

济南对2017年7月1日前竣工的房建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向济南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未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调整设计方案的书面申请,经研究并出具同意意见后,才能进行竣工验收备案。同时,建设单位还要承诺下步同意按照济南市区计划安排要求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改造。

之所以选择今年7月1日作为节点,主要考虑到在建项目进行海绵改造所需要的时间。此前,济南市已经确定了确定邮电新村、南郊宾馆老旧片区、伟东新都老旧片区、玉函小区、阳光舜城、兴隆新区、鲁能片区等7个已建成的建设项目纳入海绵城市建设,建设将在今年4月左右完成。对新建项目未来在规划阶段就要满足海绵建设的要求。此次通知则明确了在在建项目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省级试点城市】

昆明:公园绿地会“喝雨水”才验收

按最新出炉的昆明海绵城市技术标准,今后公园绿地建设必须符合雨水收集利用标准才能通过验收。

根据《昆明市编制出台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要求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与广场、城市绿地和城市水系等新、改、扩建设项目,没有建设海绵型设施的不能通过验收。其中,要求公园绿地必须根据其规模、类型,合理设计雨水收集系统,优先选用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等小型、分散式技术设施消纳自身径流雨水,有条件的还必须利用景观水体、多功能调蓄池对周边径流雨水的控制。

同时,城市带状公园还宜作为超标径流雨水的行泄通道,并与上下游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及城市河道良好对决。新建公园绿地,除机动车道外,透水铺装的比例不小于硬质铺装总面积的70%;改、扩建公园绿地,不小于透水铺装的比例不小于40%。对已建成的公园实施改造时,湿地公园、有景观水体的公园,还必须改造为具有雨水调蓄和净化功能的多功能调蓄公园。

成都:2017年金牛区计划完成6个海绵城市项目

1月12日,金牛区2016年列入海绵城市专项目标项目22个,2017年将结合环城生态区建设、宜居水岸建设、安置房建设及公园绿地建设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计划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6个。

2017年,金牛区将继续按照以环城海绵综合体、水系保护与修复等五类工程加强海绵城市项目的管控,并结合环城生态区建设、宜居水岸建设、安置房建设及公园绿地建设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计划完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6个,加快推进1个安置房建设,拟定启动宜居水岸3条河道示范带建设、2条新建道路、1个公园建设、4个公共绿地建设。

徐州:三块“海绵城市”绿地等你来

“海绵城市”试点绿地竣工开放三环西路襄王路节点绿地、韩山路节点绿地属于三环西路快速通道景观绿化工程,为省建设厅“海绵城市”建设园林试点项目,内容包括场地平整、景观绿化、园路施工、雨水蓄存利用、电气照明等。

目前,两处绿地已经竣工开放。襄王路节点绿地位于三环西路与襄王路交叉口东南侧,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是集景观游憩、雨水收集利用和生态修复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城市生态绿地。该绿地原为采石场宕口,为提高场地内雨水利用率、缓解雨季地表径流,根据场地地域特征,在该绿地下设置两个总体积为1000立方米的海绵蓄水腔体。通过地形、截水沟将场地及周边区域地表径流进行雨水收集,当土壤缺水时通过土壤水分传感器自动打开海绵腔体电磁闸,雨水经敷设的透水渗透管可直接到达场地植物根部,满足植物正常生长需求,在改良场地土壤同时实现场地的海绵效益。



【其他城市】


蓬莱:海绵城市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蓬莱市住建局积极贯彻上级精神,结合实际情况,2016年启动了《蓬莱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并于10月份完成编制,并于12月底通过了烟台市城管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规划》要求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5%以上的面积达到将75%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规划》还提出建筑与小区、绿地与广场、城市道路、管网、水系等近期改造项目,并划定了近期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区域,即西至海市西路,东至沙河,南至206国道,北至海滨东路,共约9平方公里。


烟台:构建海绵城市

烟台市多措并举,全方位推进城市节水工作,编制完成了《烟台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并已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评审。

近年来,烟台通过加强雨水利用的工程建设,全方位减少大量雨水对城市的冲击,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5家节水型居民小区建有雨水蓄水池。


武夷新区:建一座会呼吸的城市

“在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环节,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将被作为重点审查内容。”武夷新区工程局负责人陈国民说,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中,应写明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报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武夷新区管委会联合住建部门围绕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申报工作目标,组织制定武夷新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和技术导则。各大项目均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修订完善城市水系、公园绿地、市政设施、道路交通等相关管理制度。


孝感: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近日,孝感市城建委组织召开了《孝感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专家评审会。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博士、《规划》项目负责人熊林汇报了规划初步成果,详细介绍了孝感市海绵城市系统的规划目标指标和总体思路、海绵城市建设的分区指引和管控要求、规划的具体措施及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分期建设重点及保障措施。

专家组分别对《规划》提出了质询、看法和建议,孝感市成员单位也从水利、环保等角度提出了意见建议。经过专家组讨论,认为《规划》分析详实、成果规范、内容全面、技术路线科学合理,成果总体符合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要求,一致同意《规划》通过评审,同时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见。


来源:海绵城市网